德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热搜: DE666 DE1108
查看: 1970|回复: 5

新疆国际电台——孙大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主题

2355

帖子

59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5982
发表于 2017-11-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G0APD 于 2017-11-9 16:41 编辑

    新疆国际电台是承担我国对外广播和通信任务的三个国际电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欣欣向荣,外交事务不断发展。通过国际广播通信,把我国各方面建设成就及时播发出去,把国际上发生的大事及时收转回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时,我国对欧洲的国际通信与新闻广播分别是由北京、上海两个国际电台直接担负的,空间距离都在5000千米以上,而短波通信无线电波传输是靠高空电离层反射来完成的。电离层受昼夜及季节变化的影响,且两地间存在着较大的时差,每天皆有3~8小时通信异常困难,无法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在新疆建台后,通过接收下来再转发出去,大大缩减了通信的空间距离与时差,减少无线电波的反射次数,便于选频,从而达到全天候的连续通信。北京、上海电台对欧洲、非洲通信经乌鲁木齐转发后质量和可靠程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主题

2355

帖子

59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598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G0APD 于 2017-11-9 16:43 编辑

    国际电台的工程建设
   
    1956年,邮电部受新华通讯社的委托,选址在乌鲁木齐建立国际转报台。
   
    根据邮电部下达的计划任务书,国际电台要按照无线电发射中心和收信中心的规模进行建设。而50年代乌鲁木齐市尚未进行无线电收、发讯分区规划。这就给选址工作增加了困难。经过勘察、比较,对比各种条件,选中昌吉县和米泉县,按照主向发射的无线电波不穿越城市上空的原则,决定在昌吉县境内建设发信台,在米泉县境内建设收信台。
   
    收信台机房土建于1957年6月25日开工。发信台土建由于水源问题至1957年8月10日才开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建的干部战士们在生活艰苦、劳动强度大、机房建筑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为保证国家重点工程,日夜奋战。冬季采用防冻保温措施,坚持施工,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收、发信台8000余平方米的土建任务。
   
    电台机线设备和天线架设,是由北京电信工程公司完成的。工作量包括:安装发射机12部,架设发信天线22副(双菱16副,单菱6副);安装收信机15部(二重分集式2部,三重分集式6部,收信单机7部及无线电话终端机2部);架设收信天线20副(双菱型6副,双鱼骨14副),以及收、发信台的控制室设备和台内电力、水冷设备。收、发信台间的信号电缆(地下埋设)及收信台至乌鲁木齐市电信局的信号电缆(架空敷设),是委托西安电缆工程队完成的。
   
    1958年8月1日开始进行电路试验。首先试通了北京一乌鲁木齐电路,接着试通了北京经乌鲁木齐转发至索非亚、日内瓦、巴黎、罗马等方向的电路,各地反映良好。
1952年,为管理好维护好酉北国际线路新疆段线路,抽调原已回内地的线路建设参加者耿笃宽、孙成龙、孙步云、孙长生、申明海、张志华、孔繁星、谢郑生、陈自龙、牛风山、张国安、郭恩元等12人重返新疆工作。这些同志返疆后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新疆的电信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主题

2355

帖子

59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598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G0APD 于 2017-11-9 16:42 编辑

    新疆国际电台验收投产

    国际电台的验收投产工作在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验收委员会领导下,组成了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辛兰亭为主任委员,邮电部副部长申光、新华通讯社副社长邓岗为副主任委员的验收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各专业小组,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严格认真的逐项检查,核对图纸资料,试机,复测,抽测。验收工作自1958916日开始至922日结束。由于机线设备在试播中曾经过运行考验,所以进展顺利,全部达到部定标准。

    1958年101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周年之际,国际电台举行了隆重的开台典礼。上午10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赛福鼎剪彩,自治区副主席、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辛兰亭宣读工程验收鉴定书,宣布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同志参加开台典礼,并通过国际电台的专用电路与北京通了无线电话。

    新疆国际电台的建成,加强了我国对欧洲、非洲的新闻文字广播及对国际各大通信社新闻的抄收工作。与此同时,还多次完成为我国领导人的出访及外国首脑访华提供专机导航,确保安全飞行的通信联络任务。如60年代初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先后率团出访莫斯科,196311月周总理访欧、非诸国,1965年周总理,陈毅副总理赴非。1972年我国在联合国恢复席位后,通信网络也随之延伸到西欧、北美,通信联络地点直达亚、欧、非各国的首都及各大城市,共完成重要通信任务24次。19655月,周总理、陈毅副总理、乔冠华外长等参加第二届亚、非会议,专机接近阿尔及尔时,国内通过我台的导航电路,及时向专机报告阿尔及利亚发生了政变,专机立即返航开罗,防止了意外,确保了领导人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主题

2355

帖子

59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598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G0APD 于 2017-11-9 16:44 编辑

    国际电台二期扩建工程为了适应60年代国际短波业务的迅速发展,与报路移频化、话路单边带化的技术发展趋势,1960年邮电部决定,扩建新疆国际电台,后由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压缩基建投资,曾一度停顿。到1965年二期工程重新上马。

    二期工程的建设规模为:新建一个大型发信台,安装大功率技术先进的单、双边带发射机12部,安装10×12天线交换开关两座,架设远程短波天线48副。收信则在原收信台机房增装三重分集单边带接收机11部,双重分集移频接收机6部,四路单边带终端机4部。扩建控制台、配线系统、天线交换系统与天线共用设备。新架设天线(同相水平、双菱、鱼骨等)共18副。同时增设米泉一乌鲁木齐、昌吉一乌鲁木齐地下信号电缆,与一期工程数设的电缆构成迂回通路。

    二期扩建工程自始至终贯彻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完成装机任务的指导思想,组成自己的装机队伍,完成全部收、发信设备及附属设备的扩建、安装、调试任务。1966年底由邮电部派出验收小组对二期工程进行验收:经过查验资料及检查抽测,确认装机、调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出厂的技术指标。

    新疆国际电台二期工程于19671月正式投产使用。由于“文革”的影响,二期扩建工程是在寂静的气氛中投产的,不像一期工程投产时那样隆重热烈。但在当时特定条件下,能排除种种干扰,按时完成任务,确是难能可贵。经多年运行证明,扩建工程技术上是合格的,质量上是可靠的,能与一期工程设备互补、互备,构成了国际广播通信完整网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新疆国际电台担负着越来越繁重的通信任务,为我国与欧、非、美几大洲42个国家和地区的无线通信及广播宣传不断作出新贡献.




                                 作者孙大宽,1933年生,原新疆无线通信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德润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主题

2355

帖子

59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598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志,——中国知网
新疆国际电台_孙大宽.pdf (155.92 KB, 下载次数: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6

帖子

6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5
发表于 2017-11-9 2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前辈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德劲论坛 ( 粤ICP备16031807号-1号 )

GMT+8, 2025-5-15 20:27 , Processed in 0.0342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